在这一方面养殖户有一定的误区,无论是饲养前期还是饲养后期,全程过于关注舍内温度,而忽略了最小通风。
第一、现在鸡舍的供暖能力越来越高,要充分利用供热设备来维持温度,而不是牺牲通风。一定要改变养殖习惯,不能牺牲通风保持温度。育雏前期,由于日龄小、体重小,所需要的最小通风量不大,在前期风机时控状态下,每个循环周期风机开启时间长点,带走的舍内热量并不是很多,锅炉多启动几次,舍内温度就可以维持的很好,取暖成本不会增加太多,没有必要牺牲通风来保持温度。
第二、很多养殖户担心通风通大了,引发呼吸道。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舍内外气体交换不理想,冷空气和热空气不能充分混合,冷风落点不合适,冷空气下落时和锅炉送风时温差过大造成的。
第三、饲养后期:22日龄以后,尤其是30日龄以后,风机时控保不住温度,风机转为温度控制,通风严重不足。
温度通过温度探头看得见、感受的到,空气质量看不见,感受不明显;传统的养殖习惯就是过于关注温度,忽视通风,习惯闷着养,容易让鸡死在温度均衡的缺氧环境中。冬季外界温度低,有的鸡舍保温能力低,饲养密度大等等原因,造成通风障碍,表现为心包积液、肺发黑、气囊炎、各种病毒病等。那么如何根据自己鸡舍的饲养量、宽度、高度和长度、最小通风风机的配备、通风管和小窗的使用、锅炉的使用来实现温度和通风的完美结合呢?
最小通风的计算方式:
(一)上图是不同体重的肉鸡所需要的最小通风量,鸡只数乘以对应体重的最小通风量就是总通风量。
(二)时控风机的开启时间是:总的通风量除以所用风机的排风量乘以循环时间。
(三)已经采用最小通风比例,舍内温度仍然保不住,锅炉频繁启动,时控开启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减少。国内已有的成功的最小通风的经验是上图比例的60%左右,根据温度灵活调整。
(四)通风量保障的前提下,提高舍内外气体交换效率,避免通风短路、通风死角情况的发生。通风效率不高,结合冬季供热能力适当加大通风量。
首先,风机的循环时间和鸡舍的长宽高有关系:一般循环时间是5分钟,鸡舍越长,循环时间越长,鸡舍短,循环时间短;举个例子,35日龄以后,棚舍50米,如果采用五分钟一个循环,一个循环中风机开启时间过长,造成舍内温度在一个循环周期下降太剧烈;如果是80米以上的棚舍,循环时间是3分钟的话,开启时间一分钟,在一个循环周期中,鸡舍纵向的气体交换一分钟就停止了,前端的热量和污浊空气到鸡舍中间位置就停止了,纵向气体交换效果不好,前后温差过大,舍内前后温差和循环时间关系很大。
其次,循环时间和日龄有关系:在小日龄的时候,需要的通风量较小,单个循环风机开启时间本来就不长,如果循环周期太短,一个循环中风机开启的时间更短了,影响鸡舍纵向的气体交换;大日龄,风机通风量大,单个循环风机开启时间过长,温度变化剧烈,所以循环时间灵活调整。